二手車,車網,賣車網-《知音》欲上市引爭議 畢淑敏稱其缺乏道德底線 |
東方IC供圖 在大量時尚刊物的包圍中,堅持27年風格不改的《知音》似乎顯得很落伍,但正是這本看起來不那麼入流的雜志,卻掀起一陣“知音體”風潮,近年來又因與名人對簿公堂,衍生出媒體公信力的社會討論。而更重要的是,由這本定價4.5元的雜志做主導的知音傳媒集團將進軍股市,成為中國期刊第一股。因此,當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時,探究這個奇異文化組合的意義,也就顯得很有必要瞭。 “知音體” 呈現擴張之勢 《“可憐的兇徒”身邊躁動,京城董事長倒下一傢人》、《“供養”的愛情雞飛蛋打,男友3根斷指在哭泣》、《深圳還你完整未來:父親當街咬斷兒子命根》……新近面世的2012年第13期《知音》依然堅持多年來的“知音體”,面目絲毫不改。 1985年創刊伊始,《知音》就以感情、愛情、案情故事,以及明星隱私抓住瞭讀者。隨著《知音》開始走紅,其文章風格幹脆被人們冠以“知音體”,而這種風格的標題也被稱為“知音體”標題。 2007年,開始有一些網友以“知音體”進行比對式創作,他們熱衷於給熟悉的童話、寓言、故事等重新命名。《白雪公主》改名叫《苦命的妹子啊,七個義薄雲天的哥哥為你撐起小小的一片天》,《賣火柴的小女孩》改為《殘忍啊,美麗姑娘竟然被火柴燒死的驚天血案》。有評論稱,這些看似對經典童話、文藝作品的惡搞,實則充滿瞭對媒體煽情、狗血、惡俗標題風格的嘲弄。 然而,就在“知音體”淡出網絡的時候,這些年來,《知音》和“知音體”卻從未分開過,甚至又有瞭新的擴張。 今年第13期《知音》雜志刊登瞭一篇文章,名為《姐弟激情,富婆情陷200萬》。這是個老調重彈的故事:30多歲的富婆不甘寂寞,投身情人懷抱,但沒承想,她為解救情人公司危機付出的200萬元,很快打瞭水漂。騙子最終落網,在接受審訊時,他特意說自己的目標是 “年老色衰,身材走樣,感情生活不走樣,內心又不安分”的有錢中年婦女。富婆至此方才恍然大悟,原來,她成為獵物的直接原因竟是“走形的身材”。 富婆痛下決心,在離婚的同時開始瞭減肥行動,而文中提到的那款減肥產品,讓她找回瞭自信。看到這裡,讀者方才發現,原來這是一則掩蓋在“知音體”標題下的“知音體”廣告。 《知音》通過大量復制堅貞愛情、負心漢故事,以及說不清理還亂的名人故事,贏得瞭讀者的青睞,也不可避免地和所謂精英文化形成瞭對壘,成為一個獨特的大眾文化符號。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檸為“知音體”畫瞭一幅像:“其敘事風格,介於客觀敘事和肉麻抒情之間,夾敘夾議,大起大落,情節跌宕,用客觀語調講離奇故事,用離奇語調講客觀故事;時而如泣如訴,時而循循善誘,有控訴、有勸說。”張檸認為,“知音體”這種“軟硬兼施”的敘事,還兼顧恐嚇和誘導,語體風格則兼顧“二胡”和“京韻大鼓”格調,而“拍案驚奇”的開頭,最終都有光明的尾巴。“這種帶有農業文明趣味的敘事,塑造瞭大批消費者那些生活平淡無奇、毫無起落的中小城鎮的女性,靠閱讀別人的悲歡離合的故事度日。” 張檸進一步總結道,所謂“知音體”實際上用一種帶有抒情的語調來混淆新聞性和故事性的邊界,“其結果導致瞭讀者將虛構故事當成真實故事,將真實的故事當成虛構的。這樣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將各種欲望故事、人間悲劇、成功和失敗的經驗,轉化為可消費的文化商品。” 追名人屢掀侵權風波 《知音》始終以高額稿費吸引作者,可以說,其前期開拓市場所付出的血本在全國同類期刊中是最高的。江蘇鹽城作者徐向林告訴記者,作為簽約作者,他獲得的稿酬是千字千元以上,在年終特稿評選中,他一篇文章甚至獲得過3.7萬元的獎勵。 與高稿酬相應的是,《知音》雜志對名人窮追不舍,由此帶來副產品《知音》被作傢、明星告上法庭的頻率與其600餘萬份的發行量一樣,在國內期刊中同樣位居老大。 翻開最近一期《知音》雜志,其中涉及的名人就包括瞭影視明星於和偉、佟麗婭、陳思成,體育名人劉國梁,著名導演尤小剛。這期雜志共有20篇文章,而關於名人感情、傢庭生活的文章就有4篇,占這期雜志的五分之一。 在“圍城風景”欄目中,登載瞭《於和偉漂泊南北,還有一個愛妻躲在樹後》一文,為影視演員於和偉和妻子的濃情寫瞭足有5700多字。文中寫道:“於和偉在接受筆者采訪時,感激地說:‘在我事業最不得志的時候,是我愛人給我陽光,給我鼓勵,給瞭我堅持下去的動力,否則,一定不會有今天大傢在電視上看到的於和偉!" 不過,於和偉的經紀人說:“文章的作者從未采訪過於和偉,事實上,《知音》已經多次找過我要采訪於和偉,但我一直沒有答應采訪要求。” 至於文章中涉及的具體內容,於和偉經紀人說,有一部分內容是從網上搜來的,也有一部分是杜撰的,並帶有“誹謗”意味,可笑至極。比如文中提到於和偉在事業低潮期,曾經想過自殺,是妻子挽救瞭他。 於和偉的宣傳公司相關負責人也說:“我們工作人員看到瞭這篇報道,但是於和偉沒有看到,他並不知道自己上瞭《知音》,因為他從不看《知音》。”這位負責人說,公司不想就此事予以回應,“我們從來沒認為它是一本新聞雜志,在我們眼裡,它更像一本小說期刊。” 《知音》追逐名人之迫切,不少北京媒體人都領教過。《北京晨報》一位記者回憶說,她就曾數次接到《知音》雜志編輯的電話,對方力邀她寫一些明星八卦。 這位記者以忙為由加以拒絕,編輯的電話還是三番五次打來。終於,編輯向這位記者發問:“你平時怎麼上班呀?”記者答:“坐地鐵。”對方遂采取激將法:“你怎麼還坐地鐵呀,我們稿費一個字一塊錢,你給我們寫稿,我們再給你編編,一個月怎麼也能掙一萬元。” 但是,拼命追逐名人自然會付出代價。《知音》就曾數次因侵害作傢、明星的名譽權被告上法庭。 聽說“知音傳媒”即將上市的消息,作傢畢淑敏的第一反應是:“這傢嚴重侵害知識產權的雜志社,怎麼還能上市呢?” 畢淑敏極不情願地回憶起往事。2009年,《畢淑敏母子環遊世界114天:眺望更高遠的人生》在《知音》面世,署名為畢淑敏。“這完全是一篇偽作,肆意捏造瞭我的口吻來攻擊我的兒子。”向來言語溫婉的畢淑敏至今難掩氣憤。 畢淑敏說,2009年,曾有人要采訪她,讓她談談自己和兒子的事情,“兒子一直要求我不要在文章中涉及他的情況,我說,如果你要采訪,就去找我兒子。”但畢淑敏的兒子沒有接受采訪,讓這對母子感到震驚的是,關於母子倆的事竟然變成瞭鉛字,印在《知音》雜志上。更讓人無法忍受的是,文章甚至把畢淑敏兒子的單位公之於眾,“很多電話接踵而至,讓孩子無法上班。” 畢淑敏選擇瞭法律維權。“我一紙訴狀將《知音》告到瞭海淀區法院知識產權庭,2009年11月,法院判《知音》3個月內公開道歉,並賠償我10.1萬元精神損失費。”但《知音》雜志並未在3個月內發表道歉聲明,而是拖瞭14個月,所謂的道歉聲明也出乎意料,“那隻是一塊口香糖那麼大的道歉聲明。” 時至今日,畢淑敏依然認為,《知音》雜志缺乏道德底線,一而再、再而三地損害作傢的尊嚴,缺乏對作傢的起碼尊重。 令人質疑的公信力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知音》為迎合大眾文化消費、猛追名人的時候,卻忘記瞭作為社會公器的媒體的自身責任。《知音》的這種做法還在社會上引發瞭關於媒體公信力的討論,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黨委書記張穎就曾表示,媒體掌握著公共話語權,消息一旦發佈,就會使很多人相信,所以,媒體一定要做到客觀公正,才有公信力。 然而,關於《知音》的公信力,在讀者中卻有不同的、甚至對立的看法。其中信賴者有之,懷疑者有之,更有人從信賴者蛻變為懷疑者或反對者。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有的讀者對《知音》的信賴甚至保持瞭長達數十年。女讀者張華清說:“十幾年來,我一直都很喜歡《知音》雜志,這裡面的故事教會我很多,也讓我瞭解社會上的很多現象,讓我學會瞭保護自己,善待別人。” 也有讀者表現出對《知音》的執著依賴,甚至有讀者認為自己的故事驚天動地,想通過貼吧尋找《知音》作者。山西省壽陽縣的王俊仁在貼吧中說:“我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真實的寫作題材,但我接觸的記者很少,想拜托您引薦或介紹一些朋友,把我的故事發表在《知音》上。” 根據王俊仁公佈的電話,記者找到瞭他。“我今年57歲瞭,在我們縣城最大的汽配中心當工人。”王俊仁在電話裡表達瞭他對《知音》的信任,“這傢雜志社敢說話,我看瞭十五六年瞭,哭得多瞭。” 王俊仁說,汽車上廣泛使用的指示倒車鏡是他發明的,1998年就申請瞭專利。“為瞭搞專利發明,我生活相當困難,2000年前後幾乎傾傢蕩產,我的故事太感人、太曲折瞭,讀者看瞭一定會落淚!” 有意思的是,就在王俊仁尋找《知音》作者的同時,曾經和他一樣,同是《知音》忠實讀者的王燕琴,卻在互聯網的召喚下,拋棄《知音》已達三四年之久。 王燕琴是王俊仁的女兒,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現在在山西太原賣服裝。“十幾年前,傳媒還不發達,消息閉塞,我從來沒有質疑過它的真假,尤其是明星的故事,我從來沒有懷疑過。但現在知道的多瞭,就覺得當年太傻瞭,什麼都相信。” 王燕琴明確表示:“我們傢三四年前就不訂《知音》瞭,那時傢裡可以上網瞭,網上明星的事兒多瞭,比《知音》好看多瞭。” 也有一些讀者對《知音》的公信力產生瞭懷疑。讀者趙倫滿腹狐疑地說:“《知音》看起來是一本無所不知的雜志,人傢在傢裡說的悄悄話,和愛人做的私密事,兇殺案件的點點滴滴……它都可以描述得絲絲入扣,連當事人所說的話都知道。”他戲稱道,莫非當時《知音》的記者們就在旁邊? 更多的讀者卻是因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歲月的流逝,轉變瞭態度。一位讀者說:“我還是上初中時讀過《知音》,現在再也不會看瞭。”他沒有掩飾自己對《知音》的不屑,“光看封面標題就令人大倒胃口,像《媽媽啼血聲聲喚,空姐沉睡5年就要起飛》、《恩人變成死刑犯,為你把根留住善惡兩重天》等等。這種標題實在過於煽情,對於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來說,大抵是一笑置之,根本不會浪費時間看這種無聊的雜志。” 上市後能否提升 雜志品位 《知音》雜志屢屢對簿公堂,“知音體”引發社會爭議,《知音》公信力受到質疑,但與此同時,知音傳媒集團卻將成為國內首傢登陸A股的期刊傳媒類公司,這在中國期刊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據知音傳媒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知音傳媒正處於初審階段,不久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我本人其實對《知音》雜志有所保留,甚至是不太喜歡的。但是認同其開拓市場的觀點。因為看一個雜志,首先要看其定位與發行,這是一個最根本的問題。”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觀察員夏天說,《知音》之所以幾十年來保持高發行量,與其鮮明的草根文化消費特征是分不開的。對此,《知音》雜志創辦人胡勛璧從不諱言。據公開報道,胡勛璧高中畢業,沒有上過大學,他直言自己就是農民的兒子,就是草根。正因為定位準確,《知音》在普通大眾文化消費市場上一直優勢突出。 夏天還認為,《知音》崛起的背景是許多期刊主動放棄農村讀者市場,轉而瞄準城市高端讀者市場。“中國傳媒期刊往往盯著城市的高端精英讀者市場,因為發行工作容易,這類期刊大多在一線城市,發行成本較低。此外,很多傳媒都靠廣告來獲取最大收入,而這些時尚雜志往往容易獲得廣告投放。” “但一條捷徑走的人多瞭,也就不再是一條捷徑瞭,照樣也會擁擠。現在我們看到的恰恰就是這樣的狀況。”夏天說,正因為時尚雜志過於強調陽春白雪,以至造成瞭曲高和寡的尷尬境地,這類雜志的發行量都不太高。 而《知音》和《故事會》、《讀者》類似,看似在走一條傳統路線,“這是一條占領二三線城市、城鄉結合部、農村讀者群的路線,他們關注的是其他期刊不太關注的市場。”夏天認為,《知音》市場份額的積累,經歷瞭漫長的時間,“他們發現市場空間後,做瞭幾十年,才達到如今的規模。如果我們現在再去仿效他們的話,代價會很大,甚至是無法復制的。” 夏天總結道,中國十幾億人口中有相當數量的農民、市民,其閱讀需求長期以來被有一定精神潔癖的傳媒期刊忽視瞭,而《知音》找到瞭這個空白。 盡管如此,一些市場分析專傢仍呼籲《知音》需要在內容和品格上提升。“《知音》幾十年不變,一方面是為瞭迎合讀者的口味,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日子過得太舒服瞭,希望它上市後,在獲得強大資本支持後,讓雜志有新的變化。”夏天說。 北京大學教授、社會學傢夏學鑾也認為:“就中國現階段來說,還存在城鄉差別大的現象,《知音》擁有二三線城市和農村讀者群的龐大資源,理當利用好這個豐富資源,更多地負起媒體的社會責任。”他認為,《知音》不能僅靠虛假信息贏得眼球,不能隻靠煽情內容吸引讀者,“應該提高文化品位、文化檔次,引領讀者的文化消費品味,真正成為一本弘揚健康向上文化、高品位的雜志。” “隨著閱讀資源的豐富和獲取渠道的便利,可以肯定的是,中國讀者將不斷成熟,不斷成長,媒體也需要伴隨讀者一起提升。”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應用理論研究室主任徐升國認為,大眾期刊如果不進行內容提升,品牌升級,也會越來越邊緣化,在社會中的話語權就會逐漸降低。 鏈接 “知音”的前世今生 據公開數據顯示,知音雜志社1985年靠湖北省婦聯撥付的3萬元開辦經費起傢,當年《知音》的發行量即達40萬份。27年過去瞭,如今知音雜志社已靠資本運作,成長為知音傳媒集團,總資產近9億元、凈資產6億元,2011年實現凈利潤1億元。從1999年開始,《知音》實行稅後千字千元稿酬的約稿機制,更是讓同行艷羨。 另據公開數據顯示,該集團的核心產業《知音》雜志月發行量號稱達到600餘萬份,居世界綜合性期刊排名第5位、全國各類雜志排名第2位,發行量僅次於國內知名文摘性雜志《讀者》。目前,知音傳媒集團已有《知音》、《知音漫客》、《知音·海外版》、《知音·勵志版》、《漫客·小說繪》、《漫客·星期天》等9種期刊、2份報紙和一個情感網站。 業內專傢認為,發行收入、廣告收入、品牌經營收入是目前期刊媒體重要的收入模式,在這方面,知音集團無疑是成功的。《中國圖書商報傳媒周刊》主編馬雪芬認為,對知音集團來說,可能近5年乃至10年的重要任務都在擴大廣告收入和品牌經營收入。“知音傳媒集團創辦的漫畫雜志《知音漫客》取得瞭巨大成功,這就是品牌延伸的結果。”她認為,現代期刊媒體要做的應該是提高品牌的附加價值,而不是停留在發行收入的單一模式中。 Tags: 二手車網, 車網, 賣車網, 汽車保險, 汽車買賣, 車輛買賣, 二手車買賣, 買賣二手車, 二手車, 易手車, 車輛, 私家車, 二手車場, 壹號車場, 九龍灣綜合名車展, 車行, 汽車貸款, 汽車零件, 驗車, 驗車中心, second hand car, 2nd hand car, used car, car, Alphard, Estima, Ferrari, Porsche, 車會, sell car, car sales hong kong, 網上汽車保險, 車盤, 車牌, 車位, car insurance, 名車, 跑車, Audi, Benz, BMW, Volkswagen Hong Kong
|
- Feb 06 Wed 2013 19:28
《知音》欲上市引爭議 畢淑敏稱其缺乏道德底線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